標籤:正念減壓心法
  • 專訪/台灣正念工坊首席講座老師張振興:正念減壓超脫慣性,從「快樂」到「喜悅」之路

    正念與身心
    2024.08.10

    練習正念減壓,會讓人變得更快樂嗎?帶著對「快樂」的匱乏感,張振興老師從企業主管身份退下、脫去人生勝利組的外衣,毅然踏入山中修行,最終成為正念減壓的導師。 抱著窮盡真理的初衷,驀然回首,他的體悟比起「追求快樂」,卻似乎又更深邃一些——擁抱生命本質的喜悅,順流而生,究竟正念減壓能夠帶來的禮物,能以什麼面貌帶我們展開生活?

  • 專訪/正念減壓施玟瑄老師:正念飲食感受與自然連結,培養對萬物的好奇與關懷

    正念與身心
    2024.07.10

    氣候變遷、自然環境的危害,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。然而,新聞中的永續議題、氣候事件,卻似乎總是離我們很遙遠。 透過正念飲食練習,嘗試以食物為媒介,重新找回跟宇宙萬物的連結。細細品味、了解自己與食物的關係,感受一行禪師所說:食物不只是食物而已,每份食物背後,都有陽光、空氣的支持,也有雨水對大地的滋潤,有農夫的辛勤耕種。 把食物吃下肚以前,學習用更有覺察力的方式,去感受食物、思考食物的來源,激發自己對自然環境和地球的關懷。

  • 專訪/林口長庚醫院專科護理師胡美連:讓正念走進家中角落,家庭關係更寬闊

    正念與家庭
    2024.06.26

    面對家人,與其殷切地要推薦正念、要家人都來學習正念,不如運用自己散發的氣息,讓家人對正念感到好奇:自己的家人學了正念,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改變呢?「因為自己想要來學,效果是更好的。比起一直用嘴巴告訴對方,你去上正念課吧、我出錢讓你上課,都還要來得管用。」 與其不停希望身邊的人都可以透過正念獲得改變,不如從我們自己自身做起。當有一天,家人能夠感覺到我們因為練習正念,展現出有別以往的穩定、慈愛、涵融,整個家庭的氣氛自然也會變得和諧。

  • 卡巴金博士經典著作:《當下,繁花盛開》30 週年紀念版導言

    正念減壓核心基礎
    2024.05.10

    切實而言,正念的培育既是一種釋放身心的正式修習,也是一種存在之道,因此生活本身以及我們如何度過每時每刻,就變成了一種真正的正念練習,展現出來的特色是無私的愛,以及人類本性中最深刻也最美好的一切。

  • 《最高休息法》透過腦科學實證練習方法,教你打造不易疲勞的大腦,提升專注力,有更好的生活品質

    正念書籍推薦
    2023.11.27

    書中一開始就打破大家以為的「休息=讓身體休息」,提供研究說明現代人最大的疲累感是來自「大腦疲累」,而不是「身體疲累」。因此學習如何透過正念讓大腦休息,可以改善注意力的品質。書中也用了生活化的場景,說明大腦疲累的原因,並且提供了能消除腦部疲勞的七種休息法,以呼吸與冥想為核心,透過簡單的練習,釋放壓力,打造更有生產力的大腦。

  • 運用正念練習的方法,提升自己的情緒復原力

    正念與身心
    2022.10.10

    「情緒是變化的過程,它會升起,也終將平復。」這個體認對於情緒管理是很關鍵的,因為這會讓你對情緒的來臨釋懷。你會很放心的明白,即使你感受到它來了,它也是會離開的。

  • 《在殘酷的世界中 挖掘生命的美好》── 發現痛苦的美

    正念書籍推薦
    2022.09.13

    想到「正念」,你會想到什麼?是坐在蒲團上動也不動,或者是仙風道骨、衣著談吐不一樣的人?聯想中可能參雜刻板印象,往往並非真實樣貌。就算熟稔正念的定義與操作,練習正念如果只著重表面形式,沒能在真實生活中帶來任何改變,很可能只是自我安慰的小資情調,甚至變成《在殘酷的世界中 挖掘生命的美好》中所說的正念癡(mindfulness zombie)——怯懦而壓抑,一切照著從老師、書上得到的教誨,鸚鵡學舌般重複,不具備任何自我的主見或感受。

  • 面對挫折的正念覺察 (10分鐘)。涵容情緒,允許接納 — 凌憬峯醫師引導|正念冥想音檔

    正念影片音頻
    2022.09.07

    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情境時,我們常感到焦慮、沮喪、無助和挫敗。這段正念冥想的引導音檔,就是在我們卡關的時候,可以隨著音檔的引導,好好陪伴自己、照顧自己。

  • 情緒要想管理得好,首要關鍵是擁有「覺察出自己表達情緒的慣性模式」的能力

    正念與家庭
    2022.09.01

    會用生氣來解決問題的人,很多時候是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,產生的自動化行為。在坊間的文章和書籍中,常看到的「情緒勒索」,也大概就是這麼回事。因為情緒勒索多方便啊,可以不用大費周章聽別人說,也不用多費口舌解釋給別人聽,只要生氣,別人就都乖乖聽話了。

  • 從郭葉珍老師的正念自我覺察與人際溝通課程中,發掘正正的智慧與慈愛

    正念與家庭
    2022.08.19

    「當我們揹著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如何正正的與眼前的人事物相遇?」郭葉珍老師。參與郭葉珍老師的「正念自我覺察練習與人際溝通」課程,讓我有種很奇妙的感覺。以往我選擇報名某個課程,是因為我想學習老師傳授的知識。我會記錄下那些我覺得重要的知識點,若是課程中獲得的乾貨越多,就越會讓我覺得這堂課上得很值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