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正念療癒力》和《正念減壓初學者手冊》這兩本著作中,卡巴金博士提到正念練習的7項基本態度,後期又添入2項,成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9種態度。
不評判、耐心、初學者之心、信任、不過度努力、接納、放下,是卡巴金博士最初所提出的七項最根本的態度,也是我們在正念減壓的學習之中,最重視且被反覆提及的心法。感恩與慷慨則是後期所加入。
這些態度看似平常,但真正實踐是非常困難的,因為我們太容易陷入思緒、期待和執著之中。在正念培育的過程裡,我們不強調要完成什麼目標,也不用勉強自己努力達到什麼要求。
正念至關重要的就是觀照自己當下的狀態,並且如其所是,不去控制。
接下來,我們整理了網路上的開放資源,並按照卡巴金博士在書中的順序做排列,讓大家可以透過下方這幾支簡短的影片,了解這些正念練習的基本態度。
正念練習的基本態度:介紹
「當我們培養正念,不論是在MBSR (正念減壓) 或者和其它人一起,我們建議必須先建立某些心態,不論是正式或非正式的練習,你都可以把它記在心裡,也可以拿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。」卡巴金博士在影片中這麼說。(影片播放記得開啟中文字幕)
正念練習的基本態度 1:不評判
我們經常在很短的時間裡為一件事情定下自己的看法,然後隨之升起各種情緒和行為反應。但如果我們想希望能擺脫慣性的思考方式,開拓一個嶄新的眼光來看待一切人事物,我們就需要練習客觀如實的態度。放下成見,只需看見。
(影片播放記得開啟中文字幕)
正念練習的基本態度 2:耐心
我們總是很想完成什麼,或是趕快去到哪裡,這讓我們經常活在未來的時間,想著未來的事。但就像卡巴金博士在《正念減壓初學者手冊》中提到的,正念練習完全跳脫時間,只有此時此刻,而我們其實也只擁有這樣的時刻。
只要你能好好的待在這裡,你就會穩穩的去到那裡。
(影片播放記得開啟中文字幕)
正念練習的基本態度 3:初學者之心
「我早就知道了」、「這我都會了」、「不是本來就是這樣嗎」,如果我們對人對事經常套用這些想法,不免顯得無趣或驕傲。
世界之大,人心之複雜,我們往往是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
懷抱似初學的好奇心,靜觀天地萬物。人雖然很渺小,但心卻可因此而無比寬廣。
(影片播放記得開啟中文字幕)
正念練習的基本態度 4:信任
信任首先應該要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。我們很常自我譴責、自我懷疑,總是向外探求。因此我們很容易受外界給予的回應所影響,隨波逐流,甚至擅自為這些回應貼上批判的標籤,然後用來撻伐自己。
找到自己,肯定自己。如果你不習慣自信,你應該從現在開始培養,因為你是值得的。
(影片播放記得開啟中文字幕)
正念練習的基本態度 5:不過度努力
這個態度乍聽之下有點不之所云。這個態度的英文原文為 non-striving,我們也可以想成「不過度強求」、「不用力爭取」的意思。中文有一句祝福的成語叫做「心想事成」,這是因為我們常認為世間不如意之事,十有八九。但「不如意」的定義是誰給的呢?事情真的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嗎?
與其執著於達成什麼,不如專注於事物當下的狀態,單純的觀察這些事件來到你面前的樣貌。
一旦你如此坦然,智慧也將隨之開展。
(影片播放記得開啟中文字幕)
正念練習的基本態度 6:接納
接納是近期經常被提及的概念,而這部影片中卡巴金博士很好的解釋了關於接納的誤區。我們選擇接納,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從此停滯不改變。我們只是認同事物現在發展的狀態,並涵容自己因此而產生的情緒反應。
雖然人生中有許多困境,真的無法輕巧的談「接納」二字,但如果我們能直面迎接,絕對能帶給我們強大的力量。
(影片播放記得開啟中文字幕)
正念練習的基本態度 7:放下
當我們糾結於自身的欲望和執著時,我們常覺得不快樂,對人生感到不滿足。在正念的練習中,我們希望培養出一顆平等心,好的不去貪求,不好的不去厭惡;甚至到頭來,也沒什麼所謂好與不好,就只是我們經驗到的一切罷了。
(影片播放記得開啟中文字幕)
正念練習的基本態度 8、9:感恩與慷慨
這兩個態度是後期所加入,它們提醒著我們,別太習慣性的將事物視為理所當然;另外,我們若能將自身照顧好,也會更有能力將正念的影響力帶給他人。(影片播放記得開啟中文字幕)
這些正念練習的基本態度,其實並非各自獨立,而是相輔相成的。
這些心法不容易做到,但我們仍應該時常將它們放在心中。藉由有意識的培育它們,我們自身會獲得智慧與療癒力,並延伸出更多的美好。